(一)全力推进污染减排。全力确保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成、完善。继续完善电厂和工业锅炉、窑炉脱硫工程建设。加强污水处理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。落实减排保障措施。全力做好减排重点工程的督查督办,继续推进污染减排联席会议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。
(二)围绕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,推进大气污染防治。全面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。加强VOC污染防治。全面开展加油站、储油库、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;加强对涂料生产、木制家具制造、机械制造、家电、人造革等五个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污染防治。切实做好大电厂脱硫脱硝设施的建设和清洁能源改造,全面提升窑炉的污染治理水平。继续开展大气污染研究,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。
( 三)全力推进佛山水道、西南涌等跨界河流和比赛场馆周边河涌的综合整治。全力推进截污、污水处理厂建设、引水扩容、生态修复与景观恢复等重点工程,推进汾江河的综合整治工作。重点整治群众反应强烈、污染严重的内河涌,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和人口密集区的黑臭河涌整治,合理调度水利设施,科学安排生态用水,消除内河涌的黑臭现象。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。
(四)做好亚运会环境质量组织协调工作。成立亚运会环境质量应急指挥中心,建立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预报预警系统,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,建立应急响应机制,做好应急演练,确保环境质量保障的非常规措施能迅速响应并快速见效。
(五)切实加强环境监管。继续严厉打击非法排污。切实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。加强环境基础管理,进一步加快环境统计、监测、考核和应急四大体系建设。加强环境管理服务指导。加强污染源头控制,完善审批制度,加强“三同时”过程管理,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审批权限。
(六)做好“十二五”环保规划编制,继续推进广佛环保合作。继续加强区域污染联防联治,共同开展广佛跨市河流的限批、禁批、企业搬迁等问题,同步开展跨市河流的整治工作;共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;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合作,为区域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(七)加强环境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,促进基础管理水平的显着提升。一是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,深入调查研究,及时研究和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措施,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。二是做好环境质量监测,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,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,为日常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;高度重视应急监测工作,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技术支持等。三是强化宣传教育。围绕环保中心工作,开展多形式、多角度、全方位的宣传活动。四是继续推进创模、生态示范村(镇)、绿色学校、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。五是要加强队伍的学习教育。